据《法国世界报》的报道,vivo将于10月20日正式亮相法国。
该文写到:“vivo是对欧洲市场发动进攻的最新的中国品牌。该品牌在法国有一个20人左右的团队,准备从10月20日起在法国推出其首批产品。vivo在英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和波兰也在做同样的推广,预计推广活动还将会扩展到其他欧洲国家。”并且提到“vivo应该很快就会宣布与一个非常受民众欢迎的体育赛事建立合作关系。”
在vivo登陆法国之前,已经有华为、OPPO、小米先后进入该国市场了。但其实,最早进入法国的,却是另外一个中国品牌:wiko 。属于深圳天珑旗下。它早在2011年就进入法国了。而天珑公司在国内最为人熟悉的品牌,是Suger(糖果手机)。当时还请了黄子韬(归国四子之一)作为代言人。
vivo手机,大家都很熟悉了。其前身是“步步高”(BBK)手机。更早之前,是步步高电话机。是“段掌门”旗下的“三剑客”一(另外两个是OPPO手机和小天才手表)。由于其LOGO采用了蓝色,也被戏称为“蓝厂”(相对应的是OPPO被称为“绿厂”)。vivo为人津津乐道的,则是她的营销手法。我总结了一下,大概有6点。所以,也戏称为“六脉神剑”吧!
1、高举高打,明星代言。
从十几年前的宋慧乔开始,到现在,vivo一共聘请过多少明星代言,恐怕只有他们自己市场部知道了。给消费者和市场的感觉,就是源源不断,一茬接一茬。由于产品定位是“时尚”、“年轻”,所以,其代言人都是“当红小生”、“当家花旦”。当然了,主要都是影视明星(体育明星,好像只有库里一个。大表姐刘雯不算影视界,但可以算是时尚界)。
借助明星效应,然后海量投入广告资源:赞助各种综艺节目、竖起各种户外广告。这一招,并不新鲜,也不是独创。但vivo坚持了,而且一坚持,就是十几年。有人调侃vivo是一家营销公司,把钱都砸到广告里去了,不注重研发和产品。其实,那是天大的误解。
当然了,关于产品、研发,下一次再谈。之前vivo进军印度,也是采用了同样的手法(请了《摔跤吧!爸爸》的主角阿米尔汗)。不知道这次在法国,会请谁代言?
2、赞助体育赛事。
干过品宣工作的人都知道:影视明星和体育明星,是最容易吸引人眼球的。所以,赞助体育赛事,尤其是大型的比赛,很容易提升品牌的知名度。
在通讯界,三星早在1986年就开始赞助亚运会了。vivo呢 ?在印度,赞助了这个国家最受欢迎的体育赛事:板球。然后呢?赞助了NBA的部分比赛和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
众所周知,体育比赛是年轻人的天下,这个刚好与vivo的品牌调性相吻合。援引《法国世界报》的消息,vivo很快即就会签约某项体育赛事了。法甲?法网?
3、“令人发指”的终端形象建设。
想必对于vivo的门头店、店内布置、柜台形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包店”这种行为,已经存在很久了。当然了,vivo的“孪生兄弟”OPPO,也是这样干的。正是这两兄弟,一下子就抬高了印度门店的“形象价格”。在前几年,中国的其他同行,对此还颇有微词。
毫不夸张地说,在国内能看到的这些形象,几乎都1:1复制到海外去了。走在东南亚的市场,如果不是当地的文字提醒你,你还会误以为这是国内的某个城市、乡镇。颇为有趣的是,有vivo的地方,99.99%都会有OPPO。麦当劳与肯德基的故事,可以完全套用在这两个品牌身上。我们会在巴黎的卢浮宫、埃菲尔铁塔附近,看到vivo的蓝色旗帜吗?
4、海量促销员。
先解释一下“促销员”这个概念。一般而言,有三种类型:
1.厂家(品牌)直接雇佣。他/她是这个厂家的员工,享受该企业的一切福利待遇。理所当然,他/她只为这个品牌服务。
2.代理商雇佣。属于当地渠道商(销售商)聘请的人员。如果代理商同时经营几个品牌,那么他/她是会轮值的。今天他站台的是A品牌,可能明天会站台B品牌。
3.终端卖场雇佣。这个一般叫“店员”。品牌对于他而言,无所谓,店长(或者老板)让他卖啥就卖啥。这三种不同类型的促销员,其待遇差别也很大。
第一种,惯例是“底薪工资+提成”。厂家直接考核、发放。第二种,往往会是“代理商发工资+厂家发提成”。第三种,简单粗暴:算坪效、算个人单月销量,店内考核、发放。至于现在大家看到的华为专门店、小米专卖店,由于是属于单一品牌,店内工作人员的考核,就是另外一种算法了。
由于促销员的构成来源相对复杂(直聘+代理商+店员),而且还会间杂着“长促”(固定)、“临促”(临时聘请),厂家往往不知道自己有多少促销员编制。大概从2000年开始,TCL就出现了大量的促销员。这个做法,一直沿用至今。vivo在国内有多少促销员?估计无法说得清楚。但数量庞大,则是必然。
促销员是干嘛的?卖产品啊!法国也好,欧盟也罢,人工费用是很高的,而且加班工资更高。不知道vivo在法国聘请促销员的时候,是否会复制之前在中国、印度、东南亚的做法?
5、农村包围城市。
在国内的营销界,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的鼻祖,大概应该是三株口服液。那是相对遥远的90年代了。刷墙,是最常见的工作。总有人诟病刷墙的行为太low,与品牌的高大上形象不相符合。
其实,这真的是一种误解。LV、Gucci、上海名媛们当然不会去刷墙。但作为一种面向大众的电子消费品,则完全不同。“段掌门”的徒弟们都很清楚:品牌是需要普及和加深记忆的,尤其是在广袤的土地上。在国内,几乎没有一个品牌不被刷墙。
虽然有些时候,未必是厂家本身的意愿。也可能是当地代理商的行为。但不会有人觉得这种做法“很low”。销量才是硬道理!没有销量,谈什么逼格呢?我只好奇一点:在未来的波尔图地区,法国红酒庄园,能看到vivo的刷墙广告吗?
6、本分+坚持。
企业的价值观,也算是营销的一部分。起码,是可以拿出来“说故事”的。在众多的厂家中,vivo是第一个把“本分”放在其企业文化前面的。怎么理解本分这个词,见仁见智。但从一些细节上,能窥探到一小部分vivo的思想内核。
比如开发布会。国内的手机行业开发布会,大概是从2011年兴起。引领这个风气的,当然是小米了。始祖,就是苹果公司乔帮主。 这个“C2C”(copy to China)的产物,却在国内变形了。运动鞋+牛仔裤+高领毛衣(圆领T恤),这是标配。通过PPT展示自己的辛苦血泪史+产品的牛逼性能,是套路。
最后,再来一个“惊爆价”,撼动全场,让全世界都觉得自己才是那个“良心企业”+“良心产品”。这也无可厚非,竞争嘛,当然是说自己有多好了。
但恶劣的是:公开BOM表价格、怒怼友商。这就偏离发布会的初衷了。甚至有些时候,在发布会的现场(还没有结束呢),借助社交媒体,厂家的高管,就开始互相PK 了。反观vivo,之前的几年很少开发布会,这几年(大概从2016年开始)才逐渐多起来。但发布会上,很少能看到吃瓜群众喜闻乐见的“互怼”、“PK友商”的环节。
更多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平淡的描述”:产品、性能、外观、工艺、价格、发售时间……沈炜总作为vivo的掌门人,也是白衬衣+西装外套(不打领带),匆匆忙忙只是讲几分钟,就交给其他同事了。然后就离开会场了。低调、不争论、不怼人,是vivo的一贯风格。一时半会,作秀不难,但坚持一直这样,就很难了。
高调做事(铺天盖地的广告),低调做人(你见过几个vivo的高管不断发微博与友商对骂的?),也许就是vivo的风格。我只好奇一点:vivo的本分精神遇到法国的浪漫气息,会迸发出什么样的火花?
一路走来,vivo在国内、东南亚、印度,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也成为了全球第五大手机品牌(2019年的数据排名)。《法国世界报》采用的标题是非常夸张的:《中国智能手机开始征服法国》。从步步高音乐手机开始,2G时代的翻盖机经典(蝶恋花/忆江南),那首宋慧乔的BGM“啦啦啦,啦啦啦”,一直到后来以及现在的X系列、Y系列,包括子品牌。
vivo的路子,一直很“稳”。敢为天下后,也是vivo,或者说“段掌门”的一贯风格。“六脉神剑”只是戏说,“十全武功”也许只是标题党的一种噱头。真心希望:vivo的蓝色大旗,能飘扬在法国的大街小巷。尤其是在当下的这个2020年,一个特殊的年份。
vivo,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