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江湖,水越来越深。

新公司涵盖新能源车业务,顺丰也要卖车?

5月21日,企查查APP显示一家名为上海顺资嘉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徐前,注册资本500万元人民币,这些都十分正常,而其经营范围包含:票务代理服务;国内货物运输代理;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食用农产品零售;环境保护专用设备销售等。这样的经营范围之广,有些意外。

然而根据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顺丰速运集团(上海)速运有限公司100%控股,这个公司的成立意义就更加特别了。没错这就是顺丰最新成立的科技公司。

从苹果、小米、货拉拉、创维、360等切入造车领域,美的、华为们切入汽车后市场,汽车的江湖每一天都有全新的玩家进入。发展了百年以来的汽车也正在经历犹如福特发明流水线般巨大的变革和改变。

这一次轮到顺丰,而这一次顺丰没有造车,也没有进入后市场,而是选择卖车这个与众不同的赛道,然而当深入分析顺丰这次全新的尝试之后,就会发现汽车也仅仅只是其对未来规划的部分而已。

01

正在消失的4S店

在这次成立的上海顺资嘉科技有限公司中,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成为其中受人关注的一点。

确实,4S店这个成立于21世纪之前,在15年前开始发扬光大的商业模式确实正在遭受巨大的打击。

今年2月,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了2020年全国汽车经销商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完成全年销售目标的经销商占比有所提升,但也仅仅只有34.7%,另有7.8%的经销商目标完成率在50%以下。也就是说七成左右的经销商没办法完成既定的销售目标。

当得知一个被边缘化的汽车品牌80%的经销商都处于亏损状态时,你就知道这个行业出现了巨大的问题。依靠新车已经无法赚钱,仅仅依靠售后进行维持日常的支出,凭借年底的厂家返点才能够坚持到第二年,这就是很多经销商目前遭遇的困难。

4S店原来所代表的4S模式随着互联网汽车纷纷地进入也被分散得支离破碎,从途虎养车,天猫养车到京车会,保养维修的利润也正在被不断蚕食。如奔驰、宝马、丰田等强势品牌还能够凭借卖车赚钱,弱势品牌的4S店正在经历巨大的痛苦。

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只有39.4%的经销商是处于盈利的状态,26.9%的经销商营收持平,还有33.8%的经销商处于亏损的状态。然而这已经是2018年以来最好的数据了。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渠道发展分会主任李克曾分享过一个数据,2020年前三季度,全国共有1538家经销商退网,其中,集团经销商退网712家,非集团经销商退网826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给汽车市场带来的变化,4S店正在经历创立以来最大的变革,庞大集团的破产就是最好的例子。

德勤中国汽车行业服务合伙人张旭东分析,从客观上看,根据中国汽车市场乘用车整体销量分析,回顾过去的15年,汽车行业主要经历了“以产品驱动产业增长”的高速增长、增速放缓及行业转型期,未来汽车市场销量的增长将由产品驱动逐渐转变为用户价值驱动已经成为行业共识。

特别是当新能源汽车的汽车属性降低,家电的属性增强,4S店这个属于上个世纪的产物已经不再适合当下存量市场的发展需求了。

根据国际咨询公司调研数据,到2025年,中国汽车市场新车销量渠道中传统网络(授权门店)渠道占比将由目前的88%下降到61%。“因此,格局将不再是传统渠道一枝独秀,而是多元渠道共生并存,未来的零售将是跨渠道、以顾客为中心的新业态。”张旭东说。

上海数策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合伙人兼智能营销事业部总经理李红明认为:“变化本质在于消费者在不断分散,汽车流通渠道也要随之不断分化。”新零售的概念讲“人、货、场”,以前是人找车,即客户买车要先找到4S店。而现在变成了车和4S店找人,也就是买方市场,人在哪里,店就要开到哪里。

这就给了顺丰机会。

02

卖车的顺丰

不是造车,也不是汽车后市场,顺丰打起了汽车渠道这个细分领域,然而顺丰也不是第一个进入汽车销售渠道的科技公司,上一个切入这一跑道并且被我们熟知的科技公司叫做华为。

在今年上海车展,华为不仅官宣成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帮助主机厂造好车,更是宣布SF赛力斯进入华为智选,华为也正式开始卖车。

当位于上海南京东路华为店内的为了彰显HMS for Car华为智慧车载解决方案的白色比亚迪汉以及白色沃尔沃XC90被替换为了鲜有人知的SF时,我们就知道华为卖车并不只是停留于表面。

更加让人意外的是在华为品牌和销售渠道的加持下,SF5进入华为线下渠道20余天,目前预定订单已经超过6500台,是2020年赛力斯自主渠道销量的六倍。抱上了华为的大腿,SF销量获得了快速的增长。

在这样的成功之下,曾带领华为手机走向成功的余承东已在公司内部定下了明年销售30万辆汽车的目标,这相当于全球电动车龙头特斯拉去年全球市场销量的60%,即使是目前新造车势力里最强的蔚来,也没有敢说达到这样的销量。

在华为宣布卖车不久后,就召开经销商大会,目的就是给经销商信心,希望他们不要抛弃华为,可以将面积较大的手机体验店,改造为全新的综合销售中心,华为全面转型也就此开始。

卖车有利可图,顺丰自然也不会拉下,然而顺丰不是华为想要卖好车并不是那么简单。

首先华为卖车是凭借自己的强大品牌力以及强大的经销商渠道来打通线上与线下的隔阂做到线上集客,线下消费,那我们再来看顺丰。

顺丰有自己的优势,最大的莫过于强大的物流系统,这是顺丰的老本行,其次就是品牌价值,作为一个市值超过5600亿元的企业,顺丰的品牌价值就足以让很多人相信,这对于汽车销售来说就解决了认知的第一步,减少了很多的营销成本。遍布全中国的物流网点也是其一笔巨大的财富。

“在我眼里没有好坏行业,但一定有好坏企业,科研能力、管理能力正是好企业所必需的‘因子’。”徐前对于行业有着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一个好的企业就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但汽车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顺丰不像华为,首先没有大量的线下渠道,无法快速部署线下渠道进行品牌车型的大规模曝光,如果从现在开始大规模铺设渠道,对销售团队进行培训,其成本会成为巨大的问题。但如果仅仅通过线上进行销售,那顺丰的优势又在哪里?

华为之所以能够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华为这两个字代表着品牌和价值,很多到华为店中下单的消费者都会把赛力斯和华为画等号。在华为店中的汽车品牌或多或少都采用了华为的技术,极狐不用说,赛力斯也采用了华为的车机系统,所以对于华为来说不仅仅是一个经销商,更是主机厂,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从这一点上来看,顺丰没有汽车行业的积累和优势,也无法和主机厂合作,在话语权方面并没有占据优势。不仅如此汽车零售还要面对售后问题。“贴了“华为智选”的标,消费者认的就是华为,而不是赛力斯,华为要为卖出去的东西质量和服务负责,“这是风险。”业内人士表示。

不仅是顺丰,这也是华为需要面对的问题。

华为和顺丰都不是最先想要给4S店革命的人,再往前一个叫刘强东的人也想革汽车经销商的命,但是京东汽车却做了一个并不怎么正面的范例。

京东汽车商城作为一个专为加盟商提供的品牌标识,整车销售依然由汽车销售商把控。而京东除提供品牌外,还将为加盟商提供如车源、流量、营销、资金、IT系统等方面的帮助。

京东此次试水可谓是相当成功,其创造了招商3个月300家店加盟的纪录。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经销商迟迟提不到车,预先交付的提车款和装修费也得不到返还,三百多家加盟店处于半停滞状态。互联网+汽车也并不是如此简单。

结合华为和京东,互联网卖车确实排除了销售最难的认知环节,但是如何解决车源、销售渠道以及最核心的盈利问题,才是其商业模式能否持续的关键,而从现在来看顺丰并没有太大的优势。

03

顺丰不断的电商心

如果更详细了解新成立公司的经营范围,你就会发现汽车,仅仅只是其中一个“不起眼”的板块。

从保健食品销售、酒类经营、票务代理服务、食品经营再到货物进出口、装卸搬运、专业保洁、清洗、消毒服务,从国内外的货物运输代理到物业管理,停车场服务,从家电销售、3C销售、钟表茶具销售、再到文具、办公用品,体育用品、日用百货、食用农产品、环境保护专用设备销售,还有包装材料及制品销售;玩具销售;皮革制品销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等等等等,顺丰成立的这家公司的营业范围几乎包含了日常几乎所有的衣食住行所有项目。

电商,是第一时间能够想起的关键词。

其实顺丰最核心的关键还是想要入驻电商,因为快递行业内卷已经让顺丰“苦不堪言”。

4月8日,顺丰发布了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一季度净利润亏损9亿元至11亿元,而就算去年同期受疫情影响,也盈利9.07亿元。受此影响,顺丰的股价持续下跌,累计跌幅约50%。顺丰创始人王卫在发布业绩预告一天后,在股东大会上向股东道歉。

虽然对亏损原因,顺丰解释称,主要是一季度继续加大新业务投入,导致公司成本短期承压,但市场内卷化严重却是顺丰决心改变的核心点。

过去几年,以三通一达为代表的快递企业一直在从未停止价格战,以义乌快递单价为例,从2016年6.96元/件的平均单价,到2020年来到2.79元/件,4年内下滑了60%。

顺丰虽然曾以其高客单价的商务客户质量逃过一劫,但自身仍然处于一个低毛利高竞争的行业。在疫情的综合影响下,顺丰需要找到更低的价格带,服务下沉市场,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

顺丰一直在向外界宣告自己“不止于一家物流公司”的野心,其一直想要进军零售,特别是电商板块。2010年,顺丰就曾试水电子商务,推出了“顺丰E商圈”,以出售食品为主,不过这一试水、不是很顺利,很快退出了内地市场,仅在香港地区运营。

在经过“顺丰E商圈”的尝试失利后,2012年,顺丰再次出击,2012年6月1日,上线了顺丰优选,还是和上面提到的粽子、大闸蟹等时令食品有关,商品主打还是吃的,只不过多了线上销售渠道,以售卖食品、水果和生鲜为主。

其后发展中,顺丰优选也曾取得过不错成绩,2014年双十一,单日业绩达到7000万。随后顺丰进入线下模式,2014年5月18日,顺丰嘿客正式推出,并且短时间内就铺了2000多家。

由于采用线下下单,快递到家的模式,只能看不能买的顺丰嘿客还是遭遇了滑铁卢,2015年,在经历一年失败之后,顺丰嘿客改成了顺丰家,但依然没有扭转局面,连续下来产生了巨额亏损。

据顺丰借壳上市的鼎泰新材披露的财报数据显示,顺丰“已剥离业务商业板块”自2013年至2015年亏损分别是1.26亿元、6.14亿元、8.66亿元,相加亏损16.06亿元。而亏损的原因,报告中称“主要是因为顺丰商业自2014年开始集中铺设线下门店所致”。

为了实现“不止于一家物流公司”的远景,避免沦为电商巨头的附庸,除了时效快递等传统业务之外,顺丰还布局了快运、冷运及医药、同城急送、国际快递、供应链等新业务,但电商一直是其一块逆鳞。

目前顺丰正在打造自己的高端电商平台“尊礼会”,汽车是否位于其中,我们不得而知,不过我们知道的是顺丰从没有停止过的电商心在汽车市场不断变化的同时被快速激活。

顺丰+汽车,确实是一个值得想象的画面,特别是在华为+汽车成功之后,更是拥有想象的空间,但别忘了相比华为的阶段性成功,京东+汽车的失败以及自身在电商板块的失败更是值得顺丰自我学习。

这次担任新成立科技公司法人的徐前曾经是顺丰速运华东大区总裁,2019年卸任之后作为顺丰集团副总裁,助理CEO就没有再次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之中,他曾在2020年一场MBA的研讨会中说过:“时代的好坏取决于你做了什么。”显然现在的顺丰想要做的是延续属于他们的时代。

没有梦想的企业没有未来,对于顺丰来说想要转型是正确的事情,但是如何转型,如何踏准节奏,特别是中国汽车行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如何结合自身优势进行突破,这才是顺丰最需要思考的问题。

简单的卖车?这是这个行业最不需要的冗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