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蓝鲨有货了解,近期喜茶等新品牌独角兽陆续到位了从大厂(腾讯、阿里、百度等)来的高阶(VP级)公关负责人。

元气森林创始人唐彬森也在各路投资人、猎头等的推荐下,密集见候选公关负责人,包括从京东、拼多多等大厂出来、久经战阵的公关负责人,但还没有完全敲定。

新品牌独角兽们如此着急招募公关高手,是因为钟薛高和元气森林近期在公关上翻车了。

就因为钟薛高创始人林盛在访谈中的一句“它就这么贵(66元/根),爱要不要”,愣是被吃瓜群众骂上了热搜。

另一个网红品牌元气森林对此同有戚戚焉——今年4月份,因为发布了一个升级公告,被媒体口诛笔伐,遭遇了一波空前的舆论危机。

原来被追捧为国货之光的钟薛高、元气森林,为什么突然画风反转成了全民公敌?

被扒开的原罪

6月15日被骂上热搜后,隔天晚上,钟薛高才在微博回应称访谈视频被恶意剪辑,林盛原意是指雪糕的原料成本很贵,“爱要不要”只是林盛的自嘲,并不是针对消费者。

原本以为放出完整版访谈视频就能自证清白,从而平息这次舆论危机。但没想到的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随即钟薛高因虚假广告被罚的旧闻又被扒出,逼得钟薛高连忙发布致歉声明。

图片来源:钟薛高微博

2019年,钟薛高两次因违反广告法被上海市场监管总局处罚。2019年4月,其酿红提雪糕产品页宣传“只选用吐鲁番盆地核心葡萄种植区特级红提”,经检验报告显示,其红提规格等级为散装一级,构成虚假宣传,被罚款3千元。2019年8月,其某款产品宣传“不加一滴水”,但其配料表含有饮用水成分,又涉嫌虚假宣传被罚款3千元。

图片来源:天眼查

刚开始钟薛高确实是被“误伤”,但曾经的污点一经爆出,就给网友的不满和“有罪”推论提供了坚实的佐证。

显然,钟薛高团队并没有意识和预判到,这是一次危机,需要专业的公关团队,快速应对网络舆情,而不是等事件发酵了一天才公布完整版访谈视频。

此时,网络上的不满情绪早已调动起来,与钟薛高“天价雪糕”相关的微博话题阅读数已破7亿。其中,#钟薛高是智商税还是物有所值#话题的阅读量已超过3亿,事件过去了10天,依然还有很多网友在话题下吐槽。

无独有偶,元气森林也因营销问题饱受非议。一直以来,元气森林主打“0糖0脂”的健康牌,通过差异化的营销与可口可乐等品牌形成区隔从而快速突围,成立近5年,估值60亿美元。

不过,外界对其宣传的“0糖0脂”多有质疑,原因是元气森林用赤藓糖醇、三氯蔗糖等甜味剂代替了传统的蔗糖。知乎上一位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生物制药硕士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当添加人工甜味剂的食品饮料接触到肠道的菌群时,甜味剂会成为某些细菌和微生物的超级食物。以色列魏茨曼(Weizmann)科学研究所的生物学家团队做了一系列的实验,发现人工甜味剂的确影响肠道的菌群。据另一项研究显示,7位平日不使用甜味剂的受试者接受了测试,让他们连续7天食用甜味剂,之后测量他们的血糖,其中4位受试者的葡萄糖耐量(血糖浓度的调节能力)变差了,血糖值也变差了,其中3位没有受到影响。

该文章认为,从观察性研究和动物实验的结果看,人工合成甜味剂引致肥胖和代谢性疾病的证据已经很充分,但甜味剂在人体的临床对照组研究不多而且都是短期研究,对长期使用人工甜味剂是否对身体有害暂时没能给出决定性的结论。

使用甜味剂代替蔗糖并不一定就是健康安全的,显然这与元气森林所倡导的健康理念有点背道而驰。

随着品牌影响力的增加,元气森林开始试图纠正问题。4月10日,元气森林在微博发布声明向用户致歉,美其名曰“一个迟来的升级”,称产品标识没有说清楚0蔗糖与0糖的区别,引发了误解,以发红包的方式进行弥补。从3月18日起,将生产的乳茶产品的包装从原来的“0糖 低脂肪”改为“低糖 低脂肪”。

图片来源:元气森林微博

元气森林这次升级公告发布后,随即迎来反噬。

长期被元气森林0糖0脂营销的网友直呼“被骗喝胖”、“我的肥肉不接受道歉”。同时,新华网也关注了此次事件,认为元气森林应该好好反省,不应在广告宣传上玩文字游戏。

据悉,元气森林的投资人第一时间给唐打电话,提醒他要重视这波危机。程序员出身的唐彬森没想到“一个迟来的升级”,变成了滔天的舆情。而元气森林现有的公关团队则忙得焦头烂额,私下里自嘲,这个外力终于让原来只重视产品、卖货的唐老板重视起公关来了。

一夜成兽的挑战

钟薛高、元气森林等新品牌独角兽们为何突然负面缠身?蓝鲨有货分析,原因有几点:

首先,蛮荒成长的欠账。创业初期,尤其是处于A轮、B轮前的新品牌,由于公司体量和影响力较小,PR的主要对象是自己所在的行业以及投资人,不仅圈内关注度低,在社会大众层面的关注度更微乎其微。

为了推广卖货,某些新品牌早期有意无意采用了一些打擦边球的手段,比如夸大宣传。钟薛高在回应因虚假广告被罚时也表示,“当时的钟薛高处在创业初期,因为经验不足,对相关条例了解不够清晰,更重要的是内部对于上游供应商和传播端的监管审查机制不完善,导致这样的错误出现。”

品牌早期用户体量较小,影响范围有限,一般不会引起太大关注。一旦新品牌成长为网红品牌甚至是独角兽,影响力已不局限于行业和产业内,变成了一个公众品牌,一举一动都会被消费者、监管机构关注和审视。如果还沿用旧有的品牌和公关思维、打法,那么前面任何一个小问题都可能被外界无限放大,成为品牌的“原罪”。

其次,品牌公关能力建设不足。新品牌,尤其是产品面向大众的品牌,早期往往将重心放在产品和卖货侧。品牌公关的投入和建设并未受到足够重视,也未储备相应的高级人才。蓝鲨有货经常碰到,很多新品牌的品宣在天使、A轮前往往由其投资机构的PR负责,没有任何公关预算。

另外,新品牌的用户往往以年轻人为主,喜欢借助互联网造势营销,为了保持热度和话题,在宣传推广上会采取些过度的营销策略吸引用户,光脚阶段当然无所畏惧,但稍有不慎,容易留下隐患。问题积少成多,一旦被无意点燃,演变成舆论危机,只能仓皇应对,灭火方式不对,还会引火烧身。

公关其实也是一个技术活,同样需要专业的人才。公关危机处理不当,会给企业品牌和经营带来巨大的挑战。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如拼多多新疆员工猝死事件处理不当,不仅给拼多多的雇主形象和公司品牌带来巨大的负面效应,也直接导致了整个阿里公关高管为班底的公关团队整体去职;美团则因《人物》杂志一篇《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让其一贯的科技创新形象受损。

最后,消费者逆反。古今中外,当企业的体量变大甚至有某种市场控制能力,它们本能地会利用优势地位谋取商业利益,在此过程中难免做出侵犯公众利益的行为。这让消费者对品牌的态度从追捧变为质疑,甚至逆反。这时,媒体、消费者保护组织、协会、相关监管部门等,自然会代表公众对品牌进行监督。

面对公关危机,元气森林、钟薛高们一边灭火,一边在不断补公关的“旧账”。引入高阶的公关人才就是重要的补齐短板的手段。这些在大厂做过公关高层的人才,陪阿里、腾讯等大厂经历过猫狗之战,3Q大战等,有足够的经验和人脉来应对新品牌独角兽们的公关危机。

这也给所有新消费品牌们提了个醒:

不要以为自己还很小,危机公关什么的离自己很远。以目前新消费品牌融资和估值成长的速度,1-2年,一个新品牌就有可能从默默无闻成为独角兽(比如墨茉点心局,一夜成兽)。这时候创始人从心理到身体觉得自己和公司还是个品牌的“小婴儿”,对公关掉以轻心,一旦发生类似钟薛高、元气森林这样的危机,处理不好会元气大伤的。

参考:《赤藓糖醇和其他甜味剂是否健康》,知乎,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