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牌高开。

昨天,恒腾网络发布公告,控股中国恒大与腾讯全资持有的附属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腾讯方面按每股3.20港元价格收购恒腾网络7%股份,总代价20.68亿港元;另一个独立第三方买方以每股3.20港元价格收购恒腾网络4%股份,交易代价11.82亿港元。两笔交易总交易代价32.5亿港元。

停牌前,恒腾网络报3.42港元/股,总市值315.82亿港元。复牌后,恒腾网络股价大涨。截止中午12点,恒腾网络报4.52港元/股,上涨32.16%,总市值为417.41港元。

资本市场如此看好实际上略显意外,尽管恒腾网络一直以中国版Netflix为奋斗目标,但是在目前国内的流媒体平台竞争格局中,理想和现实之间实际上有着巨大的差距。尽管南瓜电影在过去将近一年的时间飞速发展,但想要彻底突围实际上还有着很长一段距离。

无论是版权投入还是自制内容的能力,再或者这一年充分借助的用户红利,实际上都不足以在中国现阶段的数字内容市场出现一个“Netflix模式”的流媒体平台。但是资本如此看好此次股权转让,很大程度上在于恒大“倒手”到了文娱布局更为立体的腾讯手中,这对于恒腾网络下一步发展提供了更为现实的“资本助力”。

恒大的卖更多是源于自身原因,45天抛售19%的股份让其套现了将近77亿港元。而腾讯的“增”实际上略显意外,无论是出于哪一个角度的原因,增持恒腾网络都绝非刚需。

01 腾讯为何要增持?

布局的战略意义大于实际力挺。

实际上,恒腾网络最开始就是由中国恒大和腾讯共同发起设立的。2015年,恒腾网络借壳上市,起初是希望聚焦互联网社区服务业务,打造一个社区O2O服务平台。2020年,恒腾网络宣布以72亿港元的对价,收购了儒意影业及南瓜电影。

南瓜电影在收购前,实际上是一个并不算主流的流媒体平台,被收购后,围绕着南瓜电影去勾勒流媒体梦成为了中心思想。

不过在此之前,恒大就有一次股权转让。6月20日,中国恒大刚刚将7.39亿股恒腾网络股份转给了柯利明,转让价格为每股6港元,对应总价为44.33亿港元。通过此次收购,柯利明持股量增至18.93亿股,占总股本的20.49%。

而此次腾讯全资持有的附属公司增持之后,重回第二股东。那么对于腾讯来说,恒腾网络的价值意义究竟在哪呢?

相比较恒大的“跨界”,腾讯对于文娱领域的布局相对来说更为直接有效。尤其是在经过疫情之后,经过成长的南瓜电影从数据上来看绝对算得上是流媒体平台的“潜力股”。既然此前就早早入场布局,腾讯自然不希望这个平台在成长期的时候自己股权被过分稀释。

南瓜电影被收购后,被资本包装成一个“正规化”的流媒体平台,这就会让原先的版权问题和资质问题暴露。此前,由于不少影视资源因版权下架的“关键期”,恒腾网络在4月份发布公告,官宣和腾讯视频达成深度合作,获得了独家版权的授权,这是腾讯视频首次对外开发版权。

实际上,这个时候就能够看出腾讯对于南瓜电影绝不仅仅是“财务投资”,是希望通过一定的有效扶持让这一平台有所成长。

除此之外,腾讯此前也推出了一款免费无广告看片APP,名为“片多多”,主打下沉市场。在自身影视内容现有“平台闭环”的基础之上,开辟新的“流量战场”实际上完全是一种“战略防御”。

毕竟在疫情之后,线上消费的崛起是一个必然。虽然目前国内长短视频平台的竞争格局已经非常牢固,但是在反垄断等诸多“客观原因”下想法设法扶持新的流量平台也是一种方式。

02 恒大套现的“有理有据”

资金回笼,让其直接收益。

相比较腾讯“增持”,恒大抛售股权一点也不让人意外。6月份时,恒大和儒意影业的创始人柯利明就又一次股权转让,而8月1日又和腾讯进行了一次股权转让。

两次股权转让,让中国恒大在一个半月的时间里抛售了19%的股份,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完成恒大回笼资金的“直接目的”。

对于地产商来说,如今降负债的压力依然巨大。在6月底,恒大集团就宣布截至目前有息负债降至约5700多亿元,与去年最高点时8700多亿元相比,已经大幅下降了3000亿元左右,净负债率已降至100%以下。

在“大环境”因素的影响下,许家印还明确给出了未来三年的降档转绿计划:2021年6月30日将净负债率降至100%以下,2021年12月31日现金短债比达到1以上,2022年12月31日将资产负债率降至70%以下。

所以,抛售恒腾网络的股份及时回笼资金,虽然作用有限,但总归能够起到积极作用。而且恒大两次股权转让,绝大多数都是“内部消化”,而且并不影响恒大第一大股东的身份。

从根本上来说,文娱赛道对于恒大来说并不是其基本刚需。虽然此前恒大也布局了恒大影视等文娱资产,但一直以来都没能在这一赛道上获得声量。此前入局文娱赛道的万达和融创,作为跨界资本想要获得足够的参与感也需要付出额外的努力。但目前,摆在地产商面前的并不是“诗与远方”的理想命题,而是如何解决自身资金问题。

相比较直接布局影视公司,恒大手里所持有的恒腾网络是一张通向“未来的门票”。尽管南瓜电影能否成长为国内主流的长视频平台不得而知,但基于“中国版Netflix”的理想蓝图,如今在资本市场还是获得了一定的优待。

在这个上升期阶段,恒大在不影响大的结构下抛售绝对算得上是一个优选。

03 国内流媒体,反复强调“不可行”

尽管恒腾网络资本看涨,但南瓜电影前路依旧困难重重。

在过去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恒腾网络两大股东的确为南瓜电影匹配了让人羡慕的营销资源。南瓜电影APP截止今年的5月底,累计注册会员5527.44万人,累计付费订阅用户2014.69万人。相较收购前的数据,南瓜电影注册会员大增86%,付费订阅用户增长近4倍。

用户基数,是中国文娱资产的命脉。没有绝对的用户基础做支撑,想要跻身互联网文娱赛道是毫无可能的。而南瓜电影在密集推广下,能够达到两千万级别的付费订阅用户规模,起码为自己争取到了一张能够进入主流讨论范围的“门票”。

而恒腾网络为了持续向资本市场讲故事,一是通过恒大和腾讯两大股东背书增强信心,二是通过“中国版Netflix”加油打气。但是中国互联网文娱赛道,作为后来者入场的确面临着非常大的压力。

首先,南瓜电影尽管用户基数达到了5000万,付费订阅用户达到了2000万,但是和头部的长短视频平台都有着极大的差距。虽然短时间内用户数量几何式激增,但几乎所有人都能看到南瓜电影在过去被收购的这段时间里为了用户拉新所付出的巨大努力。而经过了流量暴增的初级阶段,想要让用户持续上涨的“平台期”就极其考验平台能力,但这似乎很难是南瓜电影现阶段能够匹配的能力。

其次,在内容能力上南瓜电影的“理想外衣”就过于丰满。虽然南瓜电影自称“中国版Netflix”,但是Netflix今年全年内容支出将会达到120亿美元。而之所以能够支撑Netflix如此夸张甚至恐怖的内容支出,并不是Netflix两亿级别的订阅用户,而是海外用户是其北美本土用户的2倍。

其全球策略的盛行,是真正让其称霸的关键。一是全球策略,让Netflix不局限在北美本土市场。这让Netflix敢于在Disney+、HBO MAX甚至亚马逊、Apple TV+等低价且有独家版权的竞争新格局中拒绝内卷。二是,全球内容制作可以打开更大的内容窗口让全球用户共享,在亚洲地区无论是韩国还是印度,其带有明显地域性的内容并不是自建内容壁垒,而是提供更多元视角的优质内容让全球用户共享。

那么反观国内,首先120亿美元的原创内容制作投入是不可想像的,其次国内的流媒体平台是通过引进海外版权资源进行“内销”,而无法构建全球市场策略来进行“外供”,这是发展阶段的问题。

那么,即便是当下优爱腾每年200-300亿人民币内容投入都让长视频平台叫苦连连,这还是建立在单平台亿级用户的基础之上和长达多年连续亏损且看不到盈利希望的基础之上。所以,南瓜电影以“中国版Netflix”为目标,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个不现实的口号。

恒腾网络管理层曾在公司2020年业绩会上谈及了未来三年南瓜电影在内容制作和购买上的规划。管理层当时表示,三年之内在电视剧层面的购买+自制有500部剧,电影总量60部。具体来看,2021年预计电视剧的制作和购买总量大概在1000集,电影在10-15部,2022年预计制作购买电视剧1500集,电影20部,2023年度制作和购买2500集,电影25部。

这样的内容吞吐量,远远无法帮助南瓜电影进入到高速“巡航增长”阶段。但是,毕竟疫情之后互联网文娱消费的前景被无限看好,毕竟恒大和腾讯两大股东因为自身原因为南瓜电影“操心出力”,这让资本始终相信这是段美丽的故事。

但宠归宠,“富养互联网平台”的故事在中国互联网文娱产业还算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