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知乎上有人抛出一个疑问:为什么冥想在中国不流行?

提问者说,冥想也是运动啊,跟去健身房没什么差别,一个是塑体,一个是休脑。健身属于有氧运动是让身体保持它的机能,冥想是大脑恢复能量的运动。

在那之前,“冥想”这种类似于宗教“禅修”“打坐”的心理修养模式已经在西方风靡。而在中国,它还是新生事物,与这个提问类似的话题普遍应者寥寥。

随着中国社会转型压力和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对抗普遍性的社会焦虑,成为一个非常现实而迫切的问题。而与之相对,与此相对应的、面向心理健康的社会资源配置却极其有限,相关行业只能称得上是刚刚起步。

根据2018年中国城镇居民心理健康数据,超过7成城镇居民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同时另有统计称,中国青少年人群以及35至44岁年龄段人群睡眠质量问题,抑郁症多发。

站在普通人的角度,在工作中感受到身心俱疲,以至于出现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后,会寻求如何解决问题?是通过消遣娱乐,还是“收拾心情”直面自我?是寻求自我调节,还是求助他人甚至专业心理医生?

在欧美市场中,冥想已经被证实为一个行之有效的、对于对抗焦虑有所裨益的“运动”。相比心理医生的治疗,也显得更加平易和广泛适用。近十年来,“冥想”正在以文化和产业的双重身份进入中国,成为中国心理健康市场的组成部分,被一些人所接纳。

01 中国市场,玩家就位

市场规模虽然还不大,但头部APP已经占好位置了。

2016年2月16日,“潮汐”APP1.0版上线。几乎与“潮汐”同时,西安一家名为西安纳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2016年2月22日推出了类似产品“NOW冥想”。二者相差仅6天。

NOW冥想官网介绍,这款APP能够面向使用者提供心理健康一站式的解决方案。截至2018年12月用户规模突破200万,每日总收听时长超过260亿分钟。

类似的冥想APP普遍具有很多相似点。不仅仅是成立时间,其产品、内容等都有很多相似点。一方面,这是因为行业正处在发展的起点,并没有太多相关的产品经验(尤其是中国化的冥想),另外,这也是中国泛心理经济这一新兴潮流的基本“雏形”的缩影。

当然,新兴的产品也有着不同的“性格”。

潮汐APP界面似乎带有豆瓣社区的基因,充满“文青”气质。因其完全无广告的简洁小清新、操作简单易上手,至今已获得数千万级的下载量,其中华为应用商城数据为3620万。

它从创立之初便宣称要人们“和大自然一起,平静身心”,6年来其从效率管理工具转向内容型产品,“让生命更健康更快乐”。自然声音、声音场景这些属于冥想类APP的基本功能,在此基础上,潮汐为用户提供专注、睡眠等体验。

潮汐推出之后随即受到资本追捧,2017年7月,潮汐获得德迅资本天使轮融资,2019年2月,又获得了熊猫资本近千万级的新一轮投资,成为近两年内获融资规模最大的心理健康类音频应用。

潮汐提供的数据显示,其用户已遍布全球120多个国家,其中60%为国内用户,主要是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受教育程度高、可支配收入较高、重视精神需求的人群。他们的年龄在15至40岁之间,以工作白领和青少年为主,其中超过65% 用户为女性用户。

这样的一个用户画像,基本上也勾勒出了参与冥想的人群的基本特征。

潮汐的商业化运作模式主要是会员服务,但免费内容也不少——这是其下载量和活跃用户远超NOW冥想的重要原因。至今,其盈利能力和市场估值暂未获知。

相对来说,在同质内容之外,NOW冥想采用会员制模式,涵盖瑜伽+冥想+拓展训练的课程年会员价为298元(原价1124元),可以浏览瑜伽、冥想等专业学习课程,面向更小众的实际适用人群。

新用户下载APP后即被要求进行自我心理“体检”,然后它会据此提供一份学习计划,按功能划分的课程有缓解焦虑类、提高专注类和改善睡眠类等,按难易划分为7天基础到21天进阶。

NOW冥想与众多专业老师签署合作协议,主要面向有切实心理需求的高净值用户,并与华为利用大数据分析消费者习惯,强化用户粘性和付费会员转化率。

2018年,NOW冥想开始实现小额盈利,目前收入结构中会员费用占比约60%,课程和训练营付费收入占比约40%。

以潮汐、NOW冥想为代表,冥想正在从民间爱好转向商业化,机构出现、用户下沉。可以预见的是,其产品种类和运营模式会越来越多。

02 复制硅谷?

对于当下的中国人来说,接受这个新鲜事物并不容易。

“冥想”(Meditation)或者说“正念”(mindfulness)最初的来源是东方,尤其是佛教禅定,经过1970年以后美国心理学家和生物学家的试验,从生理学上解释了它对人类心理健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1979年,分子生物学博士卡巴金(JonKabat-Zinn)成立了减压诊所(StressReduction Clinic),并发展出了正念减压体系(Mindfulness-Based StressReduction, MBSR)。

此后,它的效果被不断印证,在得到诸如乔布斯、比尔·盖茨等名人的背书和加持后,被更多人接受。进入21世纪互联网时代,甚至成为了不少硅谷人的日常生活方式——每天10分到30分钟。

经过二十多年发展,如今北美冥想市场规模已经饱和,预计2022年超过20亿美元市场规模,统计显示单纯冥想类应用程序就超过1,000款,形成了Calm、Yoga Go、Headspace等头部产品。

这其中,最为成功的Calm拥有上亿用户,它向会员提供呼吸练习、每日冥想、多日计划以及无指导和有指导的冥想课程等,终身会员费299美元。2019年估值超过10亿美元,它依然还在成长,并且试图改头换面进入中国市场。

Headspace基本上与calm同时。创始人Andy Puddicombe 22岁时前往喜马拉雅山脚下的一座寺院出家,数年后他重返伦敦并与合伙人共同成立一家公司,开始组织各种正念讲座。

2012年该公司推出Headspace 应用程序,向用户提供订阅内容和基础、进阶课程。通过游戏化的设置,用户被鼓励完成一项任务后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这些课程通常在10分钟内,在各大平台相当受欢迎。甚至,这些内容应用于的临床治疗,作为干预治疗的措施之一。

2021年,它与在线心理健康平台 Ginger 合并,合并后的公司估值达到 30 亿美元。

此外,据估计,美国至少有2,450个冥想工作室或中心。它们向学员提供各种学习课程,年销售额达到数亿美元。

对中国来说,一个全新市场的神话,往往需要更可持续讲述的故事,而不是类似于KEEP的那种“赔钱赚吆喝模式”。

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与中国国情不同的是,冥想经济在欧美诞生并形成一种热潮并非偶然。

高收入国家人群在寻求精神层面的满足时,拥有更多的选择空间——或者说可以选择更昂贵的心理健康服务。

但是对于低收入国家人群来说,用于心理卫生健康方面的支出肯定是有限的。世界卫生组织《2020年世界精神卫生地图》报告也提供了这方面的证据。

当然,中国东部等经济发达的地区尤其是一线城市,由于经济发达、高收入人群聚集,的确是一个庞大的市场,但消费习惯仍未培育成熟。

尽管,“冥想”的形式和内容来源于东方宗教,但是在普遍的大众接受程度来说,东西方存在明显的差异。“冥想”的背后从一种意义上体现了西方人对东方神秘文化的宽容与接纳,何况它还经过欧美的心理学实验将其解构为一种科学的健康的自我身心管理模式。

然而,对于当下的中国人来说,接受这个新鲜事物并不容易,需要更持久更耐心的市场培育。

从商业模式来看,内容提供可以互相借鉴,甚至可以像NOW冥想2018与Michael(与海外冥想App Calm合作)签下中国区独家合作权那样,但是中国市场有它自己的“性格”。

03 三千亿市场蓄力

人们对越发焦虑的现实情况束手无策,冥想则开始被更多人所接触和关注。

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冲击了中国社会的生活方式,也必然影响普通人群的心理健康。

在此背景下,“宅经济”意外突飞猛进地成长。NOW冥想称,NOW冥想疫情期间用户增长率达到200%至300%。

疫情远未消退。更严峻的是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变化,而所有迹象都显示出,告别经济连续几十年高增长的阶段,目前只是一个开始。

而大环境的改变,其实早就开始显现——也最为根本。

近年,中国经济转型,增速逐步放缓到“5时代”。而与此同时,人们所面对的住房、教育、医疗等“几座大山”沉重依旧,叠加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剧变、经济结构升级调整,各行业都受到不小冲击,尤以互联网行业为甚——经历了“996”“007”的高强度工作后,又跌入2021年持续至今的“裁员潮”,压力从未走远。

2018年发布的《中国城镇居民心理健康白皮书》称,当前中国城镇居民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表明,73.6%的人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人有16.1%,而心理健康的人为10.3%。

相关研究证实中国青少年抑郁症检出率最高,高达24.6%,而且随着年龄增长、学历提高、收入增加,整体下降,然而实际情形也并不乐观。

通常情况下,人们对越发焦虑的现实情况束手无策,冥想则开始被更多人所接触和关注。但从实际的消费和投入看,心理需求市场远远没有释放。

Statista 2022数据显示,中国成年人保持心理健康的主要方式仍然是传统获得高效的睡眠和休息,这一比例高达42%,会采取进一步精神卫生措施的比例为37%,而真正会参与各种冥想训练的比例不到15%——它显然还称不上是一种生活方式。

其实,根据统计,中国精神卫生健康投入仍然整体处于发展中国家水平,人均投入不过2美元,而美国等高收入国家则高达59美元以上。

对于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即便仅面向高价值用户),中国市场保守估计也在3000亿元人民币以上。

目前,中国政府也越来越意识到人们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并提出“大健康”概念,将其列入国家计划。“十四五规划”要求建成健康中国,将人们身心健康纳入其中,“完善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体系。”

预料未来5年,关注大健康产业将持续爆发。

从行业发展特征来看,冥想这一移植自欧美的身心修养模式,可能在中国庞大的市场中实现更高成长,但受限于文化差异,指望这个行业去大规模下沉渗透,则几乎是不可能的。

04 写在最后

疲累打工人群,原本是中国经济的活力所在。过去很长时间里,面对焦虑大多数人都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只能被迫走向颓废或者更深层次的焦虑,出现了“躺平”甚至是更严重的心理问题。

当然,他们也在不断尝试新的生活方式,寻找缓解焦虑走出困境的“解药”,比如健身、比如瑜伽。而“冥想”如何成为中国人的选择?

早年美国留学期间患上帕金森并尝试了各种办法的李乐鹏,回国后创办了NOW冥想。直到今天,他仍然在抱怨冥想还只是小众,在中国练习冥想的不到1%,哪怕铺天盖地的营销宣传也不一定管用。

的确,冥想要落地中国,必须更接地气,要贴近中国目标消费者的生活习惯、生活场景。在生活环境逼仄的城市空间,“打工人”需要更精简化的精神修复方式,任何需要付出更高代价、把问题复杂化的方式,都会被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