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汽车圈有点热闹,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汽车圈开始向娱乐圈转变。

比如,仰望银河,奔向星辰大海的热点,人人都会去轧一脚;再比如,像明星磕CP一般的谣言,也能传到苹果和奇瑞身上……当然,如果非要评选个传谣还要信谣的顶流,那肯定得落在华为头上。

比如,最近谁都想知道,华为到底要不要开始造车。

这个时候大伙儿都去猜测这个问题,很可以理解:

首先,华为自己在2020年宣布了3年之内不造车。好不容易熬到了2023年,自己挖的坑终于可以填平了,不得到了大展拳脚的时间了么?

其次,最近华为的人事变动也透露出了诸多信息。比如,华为车BU COO、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产品线总裁王军,突然就被曝出了停职,并由余承东来接替领导。

再有,是来自于华为最重要的合作伙伴,赛力斯的信息。看起来有了华为光环加身,而从籍籍无名到炙手可热的赛力斯,居然三年亏了70个亿。导致于更多人开始猜测,“深度赋能”究竟能不能成就华为的汽车版图,而“全面主导”究竟又蕴含了几个意思?

还有,不论是北汽、奇瑞、江淮,还是长安,似乎所有与华为合作的参与者,都是心存保留的。比如,北汽搞了个极狐,而长安也另立了阿维塔的“山头”。

看起来,这些让华为亲自下场造车的理由,似乎一个比一个过硬。毕竟,全面赋能,看起来是全面覆盖。但全面小声量、小销量,又似乎啥也没覆盖上。

所以,现在的问题又抛了回来。一个个都还“未成大器”,在今年这个关键的节点,华为要不要自己干?

越看得远,越能站得高‍‍‍‍‍‍

有经验的试驾教练,在教你开车时都会反复强调一个小技巧——“往更远处看”。

因为,当你仅仅盯着前车的时候,对路面信息的掌握是不全面的,大脑无法综合判断出需要做出的动作,从而给出短视的指令;而当你极目远眺时,操作才会变得更为合理与正确。

这一点,放在华为的身上,也十分合适。那么,什么是华为的更远处?

也许,综合的财务状况,是一个很好的剖析点。

一个现实是,造车肯定是个极其烧钱的活计。究竟要烧多少钱,从似乎已经站住了,年销量能破个10万辆的蔚小理的角度看,如今依然处在亏损的状态。

而在主业活水还很不错,能够有足够财力支持造车的苹果的角度来看。根据2020年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当年预计要投入190亿美元(约合1355亿人民币)用于汽车的研发。

请注意,这样规模的资金投入,还只是研发,远没有到生产的地步。

而再来看看华为。目前看来,华为还没有公布去年的整体营收与利润的具体数据。但根据市场的预测,与2022年基本会与2021年持平(华为2021年营收为6368亿元人民币)。而在2021年,华为的整体利润为1137亿。

总体而言,如果要投入资源造车,肯定不可能和苹果等量齐观。

但好处是,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目前看来要比苹果跑得更远,更快。而借助与成熟厂商的合作,每一辆在路上跑着的,搭载华为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的汽车产品,已经开始了日常数据采集工作了。

因而,从财务能力上来看,华为没有理由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以及现有的产品策略下,去投入重资产研发制造汽车。毕竟,费劲巴拉造个车壳子,搞个电池包,这些已经所有人都在做,且可能做不过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似乎肉眼可见的没必要,且徒增风险。

而且,能不能造出来、造出来的产品好不好,以及造出来能不能卖好,都是未知数。与其如此,不如依然在自己已经投入的领域好好深耕。

这,是华为不必造车的第一个理由。

智能的风口,还未真正到来

就之前说的问题,合作的厂商越来越多,但2022年的盈利却可能和2021年基本持平,说明华为新的关于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的业务,并没有产生更大的盈利点。

那么,既然要避免投入更多资源进入造车领域,以不对财务报表产生负面影响,如何做才是对华为现阶段来看更合适的选项?

首先,坚持已有的业务,是性价比更高的选项。但逻辑在于,现有的合作伙伴,并不能实现更好的财务盈利,理由挺现实的——销量。

根据相关的数据,在2022年预计亏损了31亿—39.5亿的赛力斯,可能是华为的合作伙伴中卖得最好的,销量差不多在13.5万辆左右;极狐这样的品牌,虽然增长了144%,但销量也仅仅刚刚破万;而阿维塔,仅仅在去年的年末才开启交付。

在按照销量获取利润的汽车世界里,目前搭载华为技术的产品的销售规模,并不足以支撑盈利。何况,只负责系统的华为,还只能从销量的利润中进行分成。

简单来说,并不是选择以智慧赋能众多汽车品牌这条路走错了。而是选择了一些全新的,未经过市场考验的与反馈的汽车品牌,本就是一件给自己加难度的事情。

对于一些有大集团背景,有研发能力的汽车品牌来说。自身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辅助系统领域,本来就能够给自己的产品赋能。因为有经年累月的销量及利润垫底,有实力投入研发属于自己的智驾、智舱体系。

所以,不论从过往的品牌荣誉角度,还是产品完整性角度出发,这些大集团都没有人会主动将这部分转包给第三方。

更退一步说,从技术天花板的角度来看,如今不论从技术层面,还是法律法规层面,又或者是基建完整度层面。智能驾驶辅助在可预见的短期未来时间内,都可能会停滞在L2级的领域内。

就目前来看,几乎走这条路的所有品牌,都已经在封闭场景中,在城市道路中,实现了差不多的智能驾驶辅助表现。想要更进一步,则进入了深度“卷”硬件的瓶颈。

而智能座舱,在智能驾驶辅助技术或智能驾驶技术,没有获得更大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也不会有更大的飞跃。同样的“卷”芯片,“卷”UI设计,甚至“卷”屏幕大小、多寡,以及清晰度,也已经成为了目前座舱的主要竞争方式。

这么看来,华为的这一套东西就目前看来,并不会比别人领先多少。而没有自己的车,则只能去找更新的,没有更多资源投入研发的企业进行合作。

这,就是华为目前可能需要突破的困境。

但,似乎这也构成了没有必要造车的理由。毕竟,就算投入了大量资源去造车,在华为主攻的核心智能领域,如果依然没有更强、更领先的表现。则成了舍本逐末的行为。

而持续以更集约的资源,更高效的投入、更紧凑的研发效率,去实现技术的突破,才是一条正确的道路。因此,不论是智能驾驶、还是智能座舱,才是华为未来更应该坚持的核心。

那么,既然还是要重点搞研发,已经在走的路,该怎么走下去?

定制供应商,可能是条好路

这里我得说,赛力斯亏钱,并不是华为的错。

毕竟,如蔚小理这样的新造车顶流,如今仍然在亏钱的过程中。在一个以规模谈盈利的汽车世界中,没有达到一定的规模,且还需要持续投入研发,亏钱是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因而,只要实力够强,愿意持续地良性投入,只要市场规模能够持续地,良性地扩大,那么盈利,其实是可以长线期待的。

当然,对于包括赛力斯、极狐、阿维塔等与华为合作的汽车品牌而言,不论是因为没有资源而选择华为,还是因为看中了华为在相关领域的领先性而选择,其实都会面临一个问题,如何体现自己的个性化。

就在最近,网络流传出一张图片,赛力斯将华为的宣传话术,从“深度赋能”变为“全面主导”。事实上,这种话术的改变,所表现出的可能是在未来,双方在宣传领域更突出谁的问题。

这其实,就是目前华为,或者说华为的合作伙伴们所面临的问题。即,究竟是成为一个完整的品牌,把不同品牌旗下的产品打造成一个样子,还是成为一个优质的供应商,根据不同品牌的性格、定位、需求,来量身打造不同的产品体验。

也就是华为所给的“灵魂”究竟是千篇一律?还是各有不同?从目前来看,“各有不同”可能更符合现实需求。

按照消费心理来说,只有个性丰富且鲜明的产品特性,才可能会获得更多元的选择机会,从而赢得更好的生存概率。之前说过,规模才是最终盈利,能够有血投入后续研发,从而产生出技术获得迁跃的唯一路径。

而只有技术获得实实在在的迁跃,才有可能在未来,帮助快速与大集团进行融合,从而获得更大的规模,并制造盈利。

这条路可能有点长,但从目前看来,是华为依然要持续涉足汽车行业,所必须要走的一条路。

结语

尽管外界起哄的不少,但从现实情况来看,目前可能并不是华为涉足自己造车的最佳时机。

虽然赚钱是第一要务,而如何用好手里的牌,尽可能地去为自己的智能技术找到更好、更快的盈利模式,才是华为在当下最应该做的事。

至于三年不三年的,以前没承诺,以后也未必要这么做。

退一万步说,再等三年,又怎么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