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乐家居踩雷地产,借钱扩张能否逆天改命?
2022年7月12日晚,我乐家居发布公告称,新增对恒大材料、中梁地产两宗买卖合同纠纷诉讼,涉及金额9114.44万元。
“夫妻店”的隐患
虽然我乐家居是一家创业多年的高端全屋定制企业,但是从股权分布来看,其并没有蜕变为股权相对分散的成熟商业公司。
2022年Q1财报显示,我乐家居的股权高度集中。其中公司创始人缪妍缇直接持有公司62.82%的股份,其丈夫汪春俊通过瑞起投资以及开盛投资间接持有公司3.56%和2.50%的股份。这也意味着,汪春俊、缪妍缇夫妇合计持有我乐家居68.88%的股份。
高管几乎未持有我乐家居的股份,带来的一大影响,就是公司的管理层很难产生足够强的“向心力”。
这一点,从薪酬可见一斑。财报显示,2021年,我乐家居高管平均年薪为62.63万元。作为对比,被我乐家居视为竞争对手的欧派家居,2021年高管平均年薪为203.66万元。后者是前者的三倍有余。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8月17日-9月4日,我乐家居的股票处于高位期间,其股东开盛投资减持了164万股股票,减持总金额达2702万元。前文提到,开盛投资的实际控制人正是汪春俊。
不止实际控制人,我乐家居的高管也有减持的欲望。财报显示,2021年,我乐家居的副总经理王务超获得了20万股的股权激励。2022年6月29日,我乐家居发布公告称,王务超已于2022 年 6月 27日,以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减持7.39万股。
成也房企,败也房企
高管刚拿到股权激励,转手就减持,或许是因为我乐家居的业绩陷入了迷途。
财报显示,2021年,我乐家居营收17.25亿元,同比增长8.92%;但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1.61亿元,同比下降173.7%;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后经常性净亏损为1.93亿元,同比下降197.96%。
针对公司亏损,我乐家居表示,主要是因为2021年7、8月,南京禄口机场突发疫情,公司处于重点管控区域,物流因疫情而停摆,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一定影响。
诚然,突如其来的疫情确实会影响实体企业的业绩,但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疫情并没有持续蔓延一整年,我乐家居的亏损其实还有深层次的原因。
财报显示,2021年,我乐家居的大宗业务营收3.27亿元,同比下跌16.26%,毛利率同比下跌1.63%。
在财报中,我乐家居表示,未来公司将“将控制规模、防范风险和优化客户结构作为工作重心,主动降低大宗业务的直营业务占比,大力发展工程经销商全现金业务”。由此来看,我乐家居未来希望减轻房地产的依赖。
靠“借钱”求扩张
其实即使没有房地产暴雷,我乐家居也有足够的动力探索经销、直营的业务模式,因为后两者的毛利比前者高出不少。
财报显示,2021年,我乐家居大宗业务的毛利率仅为25.02%,经销和直营的毛利率则分别为38.11%以及68.74%。
在此背景下,我乐家居开始了扩张之路。2021年,我乐家居直营店、经销店合计增加新店367家,作为对比,2020年,这一数字还仅为95家。整体来看,截止2021年末,我乐家居共拥有1557家门店,同比增长19.59%。
不过不能忽视的是,我乐家居的扩张之路并不是建立在健康的现金流之上,而是靠“借钱”维持的。
财报显示,截止2021年末,我乐家居及控股子公司的担保总额为9.42亿元,占公司净资产的比例为107.8%。而证监会有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总额,不得超过最近一个会计年,合并会计报表净资产的50%。
我乐家居借钱求扩张的核心逻辑,或许是希望快速推动毛利率高的直营店、经销店落地,以求在长线上获得不俗的财务回报。
快速扩张固然可以立竿见影地提振我乐家居的营收规模,但是却也可能降低其利润率,出现增利不增收的现象。
面对我乐家居的“三年千店倍增”战略,资本市场早已持观望态度。截止2022年8月12日手办,我乐家居的股价仅为7.83元/股,相较于2020年8月14日,也就是两年前17.21 元/股的高点,下跌了54.5%。
未来我乐家居如果想挽回投资者的信心,除了要解决房企暴雷的问题,更重要的,还是要提升直营店、经销店的毛利率。